要想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去年的两会。2008年3月的两会召开正逢南方雨雪冰冻天气刚过,当时汽车行业也处于节后产销两旺的时节,汽车业两会代表的提案代表了行业的特定环境的呼声。其中关注小排量车发展是共性主题,当时两会的汽车业代表对小排量的发展感到忧虑,到2008年连续三年的小排量车危机已经成为汽车业的最大问题。从近几年乘用车发展看,车辆的高档化大型化趋势不减,导致中国汽车增长未老先衰,增长乏力。随后国家在此方面开始了很多政策的改善,如消费税调整、燃油税的实行以及购车配置税的改革,这对产品结构调整推动较快,也促进了小排量车的销售。
去年两会中也提出了要加强对自主创新的支持,随后的一年国家政策明确要求企业大力开展自主创新,而且自主创新已经有很多的成果出现。
所以说,2008年在两会中关于中国汽车行业的某些提案建议还是得到了极大重视并以开始积极落实,有些已经产生了很好的成效。因此2009年的“两会”,就显得意义非凡,对汽车行业所产生的影响也可能无法估量,但应该相信中国的汽车行业肯定是中国经济复苏的先导行业,也会最早站起来。
再回顾一下过去两轮中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我们都可以清晰地发现正是汽车行业的率先复苏,才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全面复苏:2001年,汽车工业进入被预知为中国汽车元年,我们了看到汽车的繁荣,汽车降价和汽车市场的快速膨胀,2002年便有了钢铁、有色、石化、机械的价格上升。2004年国家宏观调控以后中国经济又进入一个衰退过程,汽车和房地产在中国要解决住行消费的需求中又率先复苏,从而支撑了随后的短期调整。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汽车行业必然是这轮中国经济复苏的先导行业,一定是最先站起来的。
另外因为汽车作为全球性的巨大产业,它不但涉及到广泛的制造与生产概念、更涉及到广泛的竞争概念,哪一个环节的疏忽与薄弱,都很可能带来巨大的发展“木桶效应”。有数据显示在中国汽车产业曾带动了36个相关行业和3100万人员就业。因此中国汽车的发展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行业内所关注的问题,这也给中国的汽车业界代表、委员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视野,以全局的思维来考虑问题,提出更多更好的关注整个行业发展的好提案,才是他们的责任所在。所以,今年“两会”所面临的许多汽车焦点问题,必然会直接影响到这个年度、乃至今后的国内外汽车走势,这一点在以往的两会后已经得到了证明,如何通过量化的广泛智慧和代表广大民意的声音,多调查,多征集,多问案于民,才能使得今年的中国汽车行业在极大的挑战与危机中更容易把握前进的方向,这才是人们对于“两会”的真正期待,希望三月的人民大会堂能给中国汽车传出春天的信息。